作者:王誌慶

如果說工業4.0、銀行3.0、O2O、大數據、雲端運算、第三方支付、群眾募資這些輪番轟炸產業秩序的變革有隻幕後大手在推動,那這隻手就是「互聯網+」。

「互聯網+」的意涵是什麼?騰訊創辦人馬化騰等人撰寫的「互聯網+:國家戰略行動路線圖」一書認為:「以互聯網平台為基礎,利用信息通信技術與各行各業跨界融合。」

在談「互聯網+」之前,要先釐清「產業+互聯網」和「互聯網+產業」兩者有何不同?看似不過字詞調換順序,其實所指涉的主體性差異頗大。以金融業舉例,「金融+互聯網」指的是銀行架設「網路銀行」,以實體銀行為主體,網路僅作為實體銀行的輔助工具。但若「互聯網+金融」,則是以網路為主體,發展金融服務,例如微信移動支付、阿里巴巴的支付寶。

「互聯網+」碰到各行各業會迸出什麼新滋味呢?在中國大陸,「互聯網+電器行」出現京東商城、「互聯網+銀行」有了支付寶、「互聯網+計程車」等於滴滴打車及UBER,在臺灣最典型的例子則莫過於「互聯網+書局」等於博客來、「互聯網+房仲」等於591租屋網。去年的九合一選舉,臺灣民眾經歷一場「互聯網+政治」的非典型選戰體驗,這無一不是以更便捷、更低成本的方式運作,甚至改變了原有的產業型態。

這本書提出一個稱做「小數據」的洞見,有別於大數據談的是找尋人們總體性行為規律,「小數據」講的透過智能家電、手機、電腦、穿戴式裝置來收集你的每一個動作、每一則點擊、每一個消費行為、每一個生理訊號,去勾勒出「量化的自我」,精準的幫助你更了解自己,進而提供健康建議、財務分析等等。我讀完這一段突然覺得房間似乎裝了無所不在的攝影機,以前我們對隱私和個資的認知僅止於身分證字號、聯絡方式,現今有另一群人可以透過「互聯網+」的DATA就比你媽還了解你的生活起居,叫人如何不緊張?

作者在書中談到騰訊公司真正的戰略目標是要成為各產業的「生態連接器」和「創新創業孵化器」,傳統的孵化器提供的是水、電。騰訊想做的孵化器是替創業者提供技術、流量、盈利。你可以透過騰訊旗下的微信公眾號搏知名度、透過微信支付來解決金流。

「互聯網+」為每個產業帶來了美麗與哀愁,對年輕創業家來講,不用開設實體計程車行就可以創造UBER、設計的「金萱體」字型可以透過群眾募資網站而爆紅,這是「互聯網+」美麗的一面。

但換個視角切入,如果你是一個財金系的學生,四年考了滿手金融證照,希望去銀行大展長才的時候,卻猛然發現金融業龍頭國泰金控已經和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(經營支付寶、餘額寶、螞蟻小貸)合作投入「互聯網+金融」,在不久的未來,網路和程式的發展很可能影響到傳統金控對「人」的聘僱需求,這就是「互聯網+」帶給人們機會的同時,不可避免的哀愁。

互聯網翻轉各產業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,橫豎打不過,就乾脆趁早加入,站在浪頭上,成為弄潮兒。

為你而讀-知識社群介紹:

由「KSC智庫」所打造,每次聚會邀請三位不同產業的說書人,用一個下午的時間為你介紹三本自己深受感動的書,近一年來成為台北快速崛起的實體社群,每月有上百位跨產業人士在此交流知識,讓參與者彷如擁有「個人的跨產業智庫」。

說書人簡介:

王誌慶

KSC智庫創辦人

為你而讀-知識社群共同創辦人

前中華民國總統府聘用諮議

書籍簡介:

書名:互聯網+國家戰略行動路線圖

作者:馬化騰、張曉峰、杜軍

出版社:中信出版集團(臺灣暫未出版,本書為簡體字書籍,可透過網路書局訂購)

 

資料來源:小人物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互聯網
    全站熱搜

    pigla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